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

 

  1.指标选取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小康经济发展目标内容丰富,包括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科技进步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幅上升,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等,其中着重提出并唯一设定确切标准的是“到二○二○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据此,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重点考察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否实现翻番,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是否达到2010年全国翻一番后的水平。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包含经济水平指数和增长速度指数两个分项指数,经济水平指数主要体现城市小康客观水平,增长速度指数主要体现城市小康改善成果。具体指标见表1。

 

 

  2.模型设计

  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模型设计时,同时突出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但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突出小康客观水平,同时兼顾小康改善成果,肯定各城市在全面建成小康阶段取得的成绩。

 

  3.指数含义

  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以100为预期点,指数达到100即实现小康经济发展目标。

 

 

(二)数据来源

 

  编制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于公开资料。一是年鉴资料,包括《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各地市统计年鉴》、《中国省市经济发展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二是政府公开信息,包括《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各城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各城市十三五规划》等;三是权威媒体公开报道。

 

  以上所有公开数据都经过核实比对后使用。


2017年9月6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