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暨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报告2016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
暨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报告2016
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课题组
顾 问:宋红光
组 长:朱金钢
副组长:彭 涛
成 员:向军健 李 杰 黄晓晓
董振磊 施含章 黄盼盼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和国家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距离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有多远,需要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通过对各地区小康进程客观、动态的监测,帮助各地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各地区都全面建成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民主法治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通过对这些要求深入研究分析,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编制了“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体系”,希望通过对城市全面小康监测,为各城市决胜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经济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核心部分,由于全面小康监测涉及指标众多,在开展城市全面小康监测之前,进行城市小康经济发展监测,是简便可行的做法。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着重提出并设定全面小康经济发展的确切标准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据此,竞争力智库和北京甲子征信构建了“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指标体系”,完成了《中国城市小康经济指数报告2016》。《报告》以“公益性、公开性、公正性”为原则,利用公开权威数据,从全面小康经济发展这一维度,编制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655个城市的小康经济指数,测量了全国、各省区市及655个城市全面小康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
竞争力智库将根据各城市全面小康相关数据采集情况,适时发布“中国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结果。